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Chiung-wen Chang

挖挖馬鈴薯來擺拍

Updated: Apr 20, 2023

111-2經濟地理學課程照往例辦理「援農」的移地教學活動,搭配農事時節,安排學生於利用週末期間參與在地友善農業的田間勞務,並藉由與小農面對面交流,瞭解花蓮友善農業的產銷環節。


這個課程設計的構想來自某一場在慈濟大學舉辦的合作經濟工作坊中,推動友善農業的好友于諄提到花東小農面臨缺工處境,若有機會適時導入一些學生人力,或許可以緩解一下季節性人力短缺的生產窘境。於是我們經過天馬行空的討論後,嘗試帶領修課學生前往位在南安的有機田區,協助水田的除草工作。當然這不是單方面的「利用」學生充當勞動力;過程中,我們邀請部落小農與輔導有機耕作的輔導員,在現場向學生介紹小農轉作有機的心路歷程,以及有機耕作的豐富生態貌。這是一場連結人與自然的實作型移地教學活動。考量到教學資源的限制,在多次操作後,我將援農的場域移往鄰近東華的豐田地區,與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的好朋友們進行長期的課程合作。


這學期的援農的時間選在04/15辦理,全班在合作社倉庫集合後,由祐賞、彥棠、小梁、阿寶與大碗等多位與我有多年合作默契的夥伴帶領大家下田體驗農務。當天主角是馬鈴薯。小農首先介紹一些有關馬鈴薯的知識,像是馬鈴薯一見光就會轉綠皮而產生龍葵鹼,所以在四個月的種植期間,小農必須持續看顧,隨時為冒出泥面的馬鈴薯附上土壤。不過小農也補充,龍葵鹼其實並非大家所認知的劇毒,只是部分過敏體質的人不適合而已。



接著,全班人手一副工作手套,分散到田畦各處,一邊笑談著,而一邊又以彎腰、蹲坐、趴地等各種自在的姿勢,將大大小小的馬鈴薯從土裡翻出。學生依照小農所說明的辨識方式,揀選出大小與外觀具賣相的馬鈴薯,至於太過迷你或是渾身結痂(瘡痂病)的馬鈴薯就回歸大地,化為下一期農作的養分。小農在採收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引領全班前往另一塊待開挖的馬鈴薯田區,去認識有機田地的豐富生態。滿園綠意,各種常見但卻叫不出名字的野菜,都是大地的禮物。不管是在都市水泥叢林長大的學生或是從小跟著家人下田的學生,在這天的參與中藉著「親身體驗與土地的連結感」(張証銓)釋放掉前一週期中考的壓力。正如學生所說的,「當雙手捧起馬鈴薯時,感受著自土壤中帶來的溫度及濕度」(魏渟逸)讓大家這場頗為輕鬆的農務體驗享受到滿滿的成就。


回到合作社的倉庫區就是點心時間!大型烤箱一掀開,所有人的目光就跟著嗅覺朝向熱呼呼的馬鈴薯聚集,這是小農在我們出發前往田區採集前就開始烘烤的美味點心。沒錯,這些「沒經過任何調味,只有純粹的烘烤,有種大自然的生味」(夏靖),再配上合作社自製的有機黑豆茶與洛神花茶,讓這場農場的下午茶小聚顯得格外健康而自然。當然移地課程不會是只有翻翻土、喝喝茶。彥棠利用放鬆的點心時間,為全班說明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的差異,並介紹自己與其他小農夥伴如何透過合作社的組織運作,共同投入自己的農耕夢。接著帶著大家一一介紹倉庫中大大小小的農業機具與各式資材,讓同學們見識現代科技如何讓農業生產更具效益。


誠如學生在活動日誌中的回饋,我們好像「並沒有真的『援』了多少」(江浩錦)。的確,相較於大地對萬物的無私賦予及友善小農對土地的悉心守護,我們的體驗與學習遠高於短短三小時的田間參與。

1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