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halk 02.jpg

創新教案

inspiring hope, igniting the imagination,
and instilling a love of learning.

111-1 金門培力共學

臺灣文化學系碩班全英課程「亞太區域研究導論」由林潤華老師、葉爾建老師與我合授教師。為引領國際生深入臺灣社會,透過田野觀察領略在地視野,我們特地規劃金門為田野範疇,將移地教學納入111-1學期的課程設計,呼應當學期的課程主軸border-crossing。在此同時,三位老師也期待藉此機會提供臺灣學生多元學習機會,因此以系列工作坊的模式,設計「金門培力共學」的非正式課程方案,公開招募「樂於參與團隊學習」的大學部學生參與一場「教室外的學習」。

共學團隊在開學前接受報名,09/02透過線上面試,錄取四位來自臺灣文化學系的陳卉恩、林湘芸、楊舜凱,以及社會學系的秦誼樺等不同年級的夥伴。共學方案設定三個面向的學習任務:(1)活動籌辦:從零開始,規劃一場實察活動;(2)導覽解說:設計一日遊的行程導覽;(3)圖文編撰:編輯實察手冊,並撰寫田野日誌。為達成這些方案任務,團隊夥伴在九月份期間,利用週末參與了四場密集辦理的工作坊,一步一腳印完成實察活動的籌辦,並且針對烈嶼獨特的風土民情規劃出一日遊的精彩導覽行程。

任務.jpg
進度.jpg

搭建課程外的學習路徑  累積共學式的學習經驗

DSC_1244.JPG
DSC_1288.JPG
20221014_152344.jpg
20221014_174048.jpg

108-2經濟地理學的「勞動」單元在討論完「勞動控制」及「性別與勞動」議題之後,將焦點轉向「勞動價值」的探討。本次課程主題的情意目標希望學生思考勞動的時候,在經濟與物質層面外,進一步思考勞動對於生命的價值何在。為能讓學生對於價質性的議題有較深刻的體悟,本次課程活動採取「真人圖書館」模式,邀請花蓮在地五位女性自雇勞動者,分享她們勞動歷程與抉擇交織出來的生命故事。

前置作業

課程準備工作在確認受邀講者之後,先提供對方課堂分享的方向,供作事前準備的參考:

  • 工作簡歷

  • 現階段工作的內容

  • 現階段工作所帶來的的樂趣/成就/挫折/辛酸

  • 透過現階段工作所建構的社交圈

  • 現階段工作帶給自己的價值。

現場操作

(1)課程一開始以色卡抽籤方式,進行隨機分桌,每桌學生人數約10人。

(2)在開場介紹講者之後,由講者(以色卡抽籤)與各桌學生進行30分鐘的經驗分享及對話交流。

(3)教師在活動的最後進行議題收攏。

真人圖書館 宣傳海報.png

「真人圖書館」緣起於1993年發生於丹麥的一起種族暴力事件。當時目睹整起事件的5位年輕人開始思考要如何建立不同社群背景人群間的關係,以停止因誤解而產生的暴力。他們創立了Stop the Violence組織,並在2000年丹麥的音樂節當中以反暴力、鼓勵對話和建立關係為主題,邀請75位真人圖書(包括同性戀者、伊斯蘭教徒、愛滋病患者、流浪漢等一般被大眾貼標籤或歧視的人群),與現場聽眾對談,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對談讓讀者面對自己的偏見,並瞭解這本書籍背後的「真實人生」。

真人圖書館 課程PPT.jpg
IMG_0932.HEIC
IMG_0953 (1).HEIC
20200603 (1)_edited.jpg

課程側寫 | by 黃筠婷

臺灣系的經濟地理學課程在六月三日以「真人圖書館」的活動模式,邀請到五位講師來到班與大家分享「她們」的生命故事。不同於傳統講座由一位講師對著全班演講,真人圖書館採分桌分享的方式,我們透過色卡分組的方式配對桌次,由一位講者與約莫十位同學進行20分鐘的主題式短講分享自己在不同階段的勞動與生命歷程的關係,隨後自由進行對話。瓊文老師開場時依序介紹著每位講師的來歷,講師臉上掛著親切而自信的笑容,讓今天的真人圖書館滿是溫暖的氛圍。這是大家首次參與這種形式的活動,臉上滿是興奮的表情,期待著即將聽到的會是什麼樣的精彩故事。

小英老師(阮淑英)全身上下散發著一股安定的能量,好像穩定、溫暖和正面能量總是圍繞在她身邊,使能夠她用瑜伽漸漸找到身心靈俱足的和平與健康。喵小如(簡妙如)專業自備烤箱,準備讓同學們一嚐她的好手藝,即使人生道路上有些挫折,但她仍堅持自己所愛,成功的開始製作手工麵包給大家享用。阿寶(林佩蓉)一邊拿著玉米筍一邊和同學們解說著友善耕作及較無害的種植方法,並和同學們分享農作物和她「棄業從農」的動機和想法。大碗(呂婉婷)講話不疾不徐,緩緩的說出她在大學四年充實的生活,希望同學們可以多多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Tonya(楊喬媗)拿出寫著勵志小語的明信片,輕輕的訴說著她漂泊不定的昔日,但因為熱愛音樂,且創作音樂也是她一直以來的目標及夢想,所以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講師分別在各桌侃侃而談地訴說著她們的生命故事,
她們不是一路順遂的走到今天,路途中有過顛頗和崎嶇,
但是從她們的經驗中我們看到
「我們絕對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作主,
只要你隨時準備就緒,直到機會到手,它就會是你的。」

活動來到尾聲,Tonya一段即興自彈自唱,
動人的吉他聲和輕柔中卻帶著故事性的歌聲,
讓全場瞬間凝結在悠揚旋律中,結束這次的講座分享。
四位講師的分享引領同學們去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
重新認識自己的心靈;重新找回迷茫的自己;
重新開啟嶄新的人生,
今天「她」們無私的分享,或許將成就著不一樣的我們!

IMG_0969.JPG

108-2 經濟地理學│ 真人圖書館之女性勞動自主

本課程為「跨域共授」課程,由體育中心張嘉珍老師與本人共同設計授課。以綠色旅遊的永續概念作為課程主軸,結合單車騎乘運動與田野調查方法的課程訓練,培養學生安全地運用單車進行低碳旅行,藉以深入體驗東臺灣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課程設計分為室內實作課與戶外移地教學兩個段落,首先教導學生單車基本維修與行車安全,並搭配期中體能檢測、騎乘練習,以及基礎田野訓練;最後規劃三天兩夜行程,以單車騎乘的方式,探訪東臺灣風土。教學過程強調動手實作與團隊學習,並漸進式引導團隊尊重個體差異,進而建立互信協作的精神。

IMG_20201128_145341.jpg

108-2 綠色旅遊—東臺灣單車踏察 (跨域共授課程)

90356546_647037646134617_3041615780836802560_n.jpg
IMG_20200409_160015.jpg
IMG_20201106_093152.jpg
東海岸單車踏查 20200502 (36).jpg

課程側寫 | by 社會參與中心

20201030_103442.jpg
DSC05514.JPG

​換個速度、換個角度,以單車翱翔,以貼近自然的角度看見東臺灣。由體育中心張嘉珍老師與臺灣系張瓊文老師跨域共授,本課程以綠色旅遊的概念為出發點,帶領學生善用單車作為低碳輕旅行的交通工具,深入體驗東臺灣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

這堂課就是要讓你手黑黑親自動手做,單車為本課程的主要交通工具,這三週在校內進行了簡易的單車維修訓練與騎乘安全,敎授基本單車知識、簡易故障排除技巧、騎乘知識及裝備介紹、行進隊伍變換訓練、體能訓練技巧等,養成自我檢查車輛的習慣、具備簡易維修的能力與藉由專業帶領,使參與同學正確的運動,漸進式加強體能,透過團隊支持、隊友扶持,願意並完成體能之訓練。

本課程將在5月初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為了推動綠色環保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選擇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並以東台灣的地理環境作為教材,實際考察特殊的天然或人造的文化資源,認識地理環境之歷史的淵源與背景,同時深入瞭解各個景點的特色,透過低碳輕旅行,降低對環境生態的衝擊與破壞,為自然與人文環境負責,提昇環境教育的意識。

0407 (15).jpg

本課程以另類經濟的視野來增進學生對於經濟與理財的多樣思維在實踐導向的過程中學生得以透過參與儲蓄互助社來瞭解合作社經濟的特性, 並且在實作的過程中培育理財知能。此外也 讓學生在直接參與非營利組織的運作 的過程中探究合作社組織在運作上的限制與問題,並要求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出與執行改善組織運作的解決方案,藉此增加學生在組織能力和運作上的深度與廣度。

擷取.JPG

107-2 跨界歸零(二)另類金融之參與及實作 (社會參與微學程課程)

為能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合作社組織的體制與運作,課程安排兩天一夜的移地教學,分別以勞動自主、公民參與及互助金融為主題,拜訪種子勞動合作社、南機拌飯與馬偕儲蓄互助社等機構。行程間穿插綜合討論時間,透過世界咖啡館等團體討論法,讓參與學生連結先備知識與現場學,,針對合作社七大原則、青年金融等議題進行深度交流。

0407 (13).jpg
IMG_20190408_172945.jpg

天使工作坊主要延續上學年天使營活動,擴大辦理,透過非正式課程的規劃,設計議題導向的培力課程,著眼於具備綜合性能力的助理養成。獲本校社會參與中心經費補助。過程中強調資深助理與新血間的經驗傳承,並且針對lecture,project與fieldwork三個面向,以工作坊的方式,進行方案前端的助理增能。

天使工作坊 20141003 (21).JPG

工作坊分為培力、籌劃與實作二部份:

1.培力(上半學期)

  • 導引學員設定主題,找出關鍵字作為心智圖關鍵字,進行腦力激盪,提出3-5項具體合作教育議題。

  • 針對所討論出來的議題蒐集相關資料,並透過群組討論,整理出議題要點。

  • 各群組將議題要點設計成一套課程PPT,經實際演練相互觀摩,彼此提出修正意見。

  • 共同將各群組議題編排成可正式對外演講的系列課程。

2.籌劃(下半學期):指導學員共同完成田野考察活動的籌劃,並在寒假期間實際執行。

3.實作(寒假):20150120-22寒假天使營

103- 天使工作坊 (與本系林潤華老師協同)

本次工作坊是繼寒假天使營後的實務討論,藉此討論擔任助理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困難,讓學員相互分享工作經驗。Section I請劉育瑞擔任講師分享如何透過「網路搜圖」以豐富PPT版面的設計,增加可看性。隨後進行30分鐘的分組實作,各組輪流展示,相互評論。Section II針對本學期擔任助理的經驗分享,以World Café方式進行邏輯性的主題式討論。原訂「教學助理的評量工作」之討論因時間關係未進行,將另行安排。

Section 01

  • 時間:0214 14:00-18:00

  • 地點:人社一館A206

  • 主題:認識教學行政的實務

Section 02

  • 時間:0217-0218

  • 地點:富里豐南村

  • 主題:實地操作田野教學的活動設計與行政程序

0216 (84).JPG
0216 (98).JPG
0216 (92).JPG

102-2 天使營II:田野教學助理工作坊 (與本系林潤華老師協同)

天使營針對本系田野教學之所需,規劃小型工作坊,提供有意願擔任本系教學助理者自由報名,接受相關培訓。活動邀請大四以上有實際參與辦理田有教學活動經驗的助教,協助工作坊的實作與討論活動的進行,並分享經驗,讓學員透過面對面交流,掌握田野教學助理的屬性與工作內容

102-2 天使營I:田野教學助理工作坊 (與本系林潤華老師協同)

P1050604.JPG

101-2有十來位大四學生前來詢問我與潤華老師開設觀光地理學的可能性;礙於開課時間已過,來不及開設正式課程。不過學生對於上課意願相當高,於是師生達成共識,決定選在週六下午時段,在「捌壹食堂」以工作坊形式進行非正式課程,以另類方式認識觀光地理學的領域知識。令人驚訝且感到驕傲的事,這個零學分無鐘點的週末課程竟然達到百分百出席率。最後我們經過工作會議的討論與準備,選擇綠島作為觀光地理工作坊的考察地點,進行為期三天兩夜的離島田調,將這個學期的所學應用在田野現場的參與觀察,滿載的學習與記憶帶給師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正式課程的學分數。

102-1 觀光地理工作坊 (與本系林潤華老師協同)

P1010289.JPG
P1010408.JPG
P1010438.JPG
P1010431.JPG
P1010439.JPG
P1010435.JPG

101-1 FieldBike寒假田野實察 (與本系林潤華老師協同)

本活動於101學年寒假期間,規劃以五天時間,以單車騎乘方式進行田野教學,參與成員包括本系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並有三位老師隨行,帶領學生「緩慢」但深入的走訪花東海岸。目的是希望藉由師生在沿途密集的互動與討論,以及沿線部落的實地採訪紀錄,累積學生田野經驗,且培養深度的觀察能力。

379307_334073113370505_1372839267_n.jpg
530674_334072590037224_813103539_n.jpg
FieldBike 東海岸 Jan 2013 (147).JPG
bottom of page